ID:1
加载中 ...
首页 > 财经 > 深入阅读 > 正文

小红书整治虚假医美内容 更美APP被强制执行超5500万元 医美概念该“降温”了

2021-12-14 09:04:14 来源:

  7月27日,小红书的微信公众号称,小红书自上线虚假医美内容治理专项行动以来,发现并下架违规医美笔记7626篇,封禁异常账号4891个。

图片

  医美平台“更美APP被强制执行超5500万元”的消息也冲上了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图片

  近几年医美行业的火热,不断吸引资本的驻足。但高昂的成本,正在让这个行业发生剧烈的两极分化,行业竞争也将愈加激烈,加上近年来行业监管趋严,医美概念或许该降降温了。

  医美概念颇受资本青睐

  艾媒咨询表示,2021年至今,投向医美赛道的资金就已超过5亿元,而2020年这一融资规模仅为8亿元左右。数据显示,从2019年医美兴起至今,医疗美容指数成分的当前估值不断飙升,最高达到了94.64,是该指数开立时的近4倍。当前虽出现了一定调整,但仍处于这两年来的高位。

  过去两三年,医美产业的发展势如破竹,引来大量投资者、上市公司和炒作资金的涌入。

  例如今年2月,昊海生科发布公告称,拟以共计2.05亿元总投资款获得美容领域企业欧华美科63.64% 股权。老牌药企康哲药业也通过收购医美专业公司卢凯进入医美赛道。华东医药砸6亿收购外资医美公司。

  就在上个月,新氧科技收购奇致激光、朗姿股份再设医美并购基金,多家公司的一系列动作引发医美板块走强。此外,2021年以来,包括药企、地产、母婴和平台在内的20余家上市公司纷纷宣布跨界进军医美产业,刮起“跨界医美风”。毫无疑问,医美是一条诱人的赛道。

  资本大量涌入医美产业,监管层自然也不会忽视它。7月21日晚间,苏宁环球全资子公司苏宁环球健康拟收购医美产业基金和环球股权投资持有的3家医美公司,分别为无锡苏亚、唐山苏亚、石家庄苏亚等各100%股权,作价合计为3.37亿元。交易采用收益法评估结果,三家公司分别估值1.3亿元、9400万元、1.13亿元,增值率分别高达2021.18%、3841.3%、5097.07%。

  7月24日,苏宁环球便收到了深交所的关注函,要求苏宁环球详细分析评估高增值率原因、合理性;苏宁环球房地产业务毛利率高达62.85%,收购医美产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是否与控股股东存在同业竞争等问题。

  巧的是,国家药监局也在官网连发了数条医美知识科普,提醒广大消费者医美有风险,需谨慎选择。医美行业或将成为下一个重点整治的行业。

图片

  被收割的颜值焦虑

  Frost&Sullivan的《2019全球及中国透明质酸(HA)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医美市场,2019年市场规模为1427.3亿元,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增至3798.8亿元,未来五年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7.7%。

  医美综合了医疗和消费赛道属性,是一个强消费粘性和天然消费升级的优质赛道。我国医美行业的现状为,3.6%的医美客群渗透率、近1500万医美消费群体、及人均约1.6次的年复购频次。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女性仍为消费主力,但男性医美需求也在增加,据此前央视财经报道,2020年至2021年,男士专用品牌的同比增速达到了56%。2020年男性医美消费平均客单价是女性的2.75倍。

  医美虽然在外人眼里是一个暴利行业,但是医美公司也面临着高成本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上游原料耗材企业拥有高技术壁垒、资质壁垒,市场集中度较高,毛利率高于中下游企业。而中下游由于竞争分散,单体获利参差不齐。

  同时,营销和客源也决定了医美机构的生死。瑞丽医美2020年的营销成本达到了8437万元,朗姿医美2020年全年成本高达3.4亿元。

  随着医美行业的两极分化,中低端的医美机构生存变得艰难,麻醉不规范、换药、假药等手段层出不穷,从而也导致医美事故频发。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称,今年5月戴某某到华颜医疗美容医院接受抽脂等医美手术,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后经医院救治无效死亡,令人唏嘘。

  根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发布的舆情信息,2021年5月1日至31日,医疗美容负面评价信息多达7398条。艾瑞发布的《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表示,中国合法合规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仅占行业的12%,合法合规、有认证资质的医美合法医师仅占行业的28%,非法医美场所90%以上的医疗美容设备都是假货。

  医美行业的乱象也让监管部门愈加重视。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此前联合发文,于2021年6月-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医美服务专项整治工作。工作重点包括打击生产、经营和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药品、器械等行为;依法规范医疗美容服务信息和医疗广告行为,严厉打击虚假医疗美容类广告、信息以及不正当竞争行为。

  医美概念也是时候“降降温”了。

  相关报道:

  小红书专项治理虚假医美内容 处理违规医美笔记超7000篇

  行业分析:

  “医美之都”政策解读:继成都之后 此番深圳跟进有何不同?

  房地产不香了吗?有房企一口气收购三家医美医院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华商在线”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 ,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声音提醒
  • 60秒后自动更新
  • 中国8月CPI年率2.3%,预期2.1%,前值2.1%。中国8月PPI年率4.1%,预期4.0%,前值4.6%。

    08:00
  • 【统计局解读8月CPI: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影响】从环比看,CPI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影响。食品价格上涨2.4%,涨幅比上月扩大2.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46个百分点。从同比看,CPI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1-8月平均,CPI上涨2.0%,与1-7月平均涨幅相同,表现出稳定态势。

    08:00
  • 【 统计局:从调查的40个行业大类看,8月价格上涨的有30个 】统计局:从环比看,PPI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3%,扩大0.1个百分点。从调查的40个行业大类看,价格上涨的有30个,持平的有4个,下降的有6个。 在主要行业中,涨幅扩大的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2.1%,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1.7%,扩大0.8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由降转升,上涨0.6%。

    08:00
  • 【日本经济已重回增长轨道】日本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经济扩张速度明显快于最初估值,因企业在劳动力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支出超预期。第二季度日本经济折合成年率增长3.0%,高于1.9%的初步估计。经济数据证实,该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已重回增长轨道。(华尔街日报)

    08:00
  • 工信部:1-7月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4965亿元,同比增长25.9%。

    08:00
  • 【华泰宏观:通胀短期快速上行风险因素主要在猪价】华泰宏观李超团队点评8月通胀数据称,今年二、三季度全国部分地区的异常天气(霜冻、降雨等)因素触发了粮食、鲜菜和鲜果价格的波动预期,但这些因素对整体通胀影响有限,未来重点关注的通胀风险因素仍然是猪价和油价,短期尤其需要关注生猪疫情的传播情况。中性预测下半年通胀高点可能在+2.5%附近,年底前有望从高点小幅回落。

    08:00
  • 【中国信通院:8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同比环比均下降】中国信通院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8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3259.5万部,同比下降20.9%,环比下降11.8%,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044.8万部,同比下降 17.4%; 2018年1-8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2.66亿部,同比下降17.7%。

    08:00
  • 土耳其第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5.2%。

    08:00
  • 乘联会:中国8月份广义乘用车零售销量176万辆,同比减少7.4%。

    08:00
  • 央行连续第十四个交易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今日无逆回购到期。

    08:00
  • 【黑田东彦:日本央行需要维持宽松政策一段时间】日本央行已经做出调整,以灵活地解决副作用和长期收益率的变化。央行在7月政策会议的决定中明确承诺将利率在更长时间内维持在低水平。(日本静冈新闻)

    08:00
  • 澳洲联储助理主席Bullock:广泛的家庭财务压力并非迫在眉睫,只有少数借贷者发现难以偿还本金和利息贷款。大部分家庭能够偿还债务。

    08:00
  • 【 美联储罗森格伦:9月很可能加息 】美联储罗森格伦:经济表现强劲,未来或需采取“温和紧缩”的政策。美联储若调高对中性利率的预估,从而调升对利率路径的预估,并不会感到意外。

    08:00
  • 美联储罗森格伦:经济表现强劲,未来或需采取“温和紧缩”的政策。美联储若调高对中性利率的预估,从而调升对利率路径的预估,并不会感到意外。

    08:00
  • 美联储罗森格伦:鉴于经济表现强劲,未来或需采取“温和紧缩的”政策。

    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