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月8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2月8日(星期二),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报
三问稳增长政策 春暖花开前景明
虎年首个交易日,A股“开门红”,折射投资者信心回暖。与此同时,多部委继续推进稳增长政策落地,各地陆续部署重大项目开工。专家认为,随着稳增长政策协调发力,投资者关于政策空间是否充足、政策效果能否明显、政策发力点会否优化的疑问将逐步得到解答,经济稳步回暖可期。
1月末外储规模小幅回落 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国家外汇管理局2月7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216亿美元,较2021年末下降285亿美元,降幅为0.88%。专家表示,估值因素是导致1月末外汇储备规模回落的主要原因。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些将为外汇储备规模总体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A股虎年首秀亮点多 “稳增长”主线精彩纷呈
A股虎年迎来“开门红”,主要股指全线收涨。在“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基建产业链相关板块领涨;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推动下,资源股也受到资金追捧。
多国国债利率“飙升” 对国内债市影响可控
业内人士分析,春节期间,以美联储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央行收紧货币政策是带动主要发达国家国债利率上行的主要原因。海外债市利率上行,对我国债市影响偏短期且可控。我国债市未来走向关键在于国内基本面情况。稳增长目标下,宽货币仍有一定空间,短期债市利率底部徘徊的概率偏高;但从长期来看,债券市场将更关注宽信用落地情况,随着经济回暖,债市利率将出现上行拐点。
上海证券报
银保监局划重点:精准服务地方重大战略
随着多地银保监局召开2022年工作会议,新的一年各地银行业保险业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应对各项经营挑战,有了方向标与路径图。
虎年开工首日重大项目密集上马 瞄准新老基建、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虎年开工第一天,稳投资可谓“虎”力全开。福建、湖南、上海、陕西等多地均有大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涉及投资规模有数千亿元。分析人士认为,随着节后工人返工及专项债加速发行,未来基建发力可期。
虎年基金开启加仓模式 稳增长板块与高景气赛道或共舞
“聪明钱”押对了虎年A股开门红。记者获悉,一段时间以来,包括公募、私募、外资等在内的各路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A股市场,抄底热情高涨。机构人士认为,在A股跌出更高性价比的环境下,增量资金有望加速入场。其中,稳增长相关行业与高景气赛道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
支付数据揭示:新消费无上限
虎年春节期间支付业务数据创新高。昨日,人民银行披露数据显示,综合主要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和清算机构数据测算,2022年春节期间(1月31日至2月6日)全国非现金支付业务量为208.4亿笔、金额14.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0%和16.2%。春节期间,社会公众在购物、餐饮、出行、休闲娱乐等场景下支付业务量持续增长。
证券时报
逾3500只股票上涨 A股虎年喜迎“开门红”
虎年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一改春节前连续调整态势。沪深股市逾3500只股票上涨,北交所个股涨多跌少,实现“开门红”。
“缺芯涨价”持续 半导体景气周期难言见顶
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反复背景下,2021年“缺芯涨价”席卷全球。迈入2022年,缺芯格局仍难言终结,供需演变会更加复杂。其中,被视为解救缺芯的扩产之“手”,也被拴上了缺芯的“镣铐”。
1月外储下降285亿美元 境内外汇供求基本平衡
国家外汇管理局2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216亿美元,较2021年末下降285亿美元,降幅为0.88%。国家外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1月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延续平稳态势,境内外汇供求呈现基本平衡。国际金融市场上,受主要国家货币政策预期、地缘政治及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非美元货币折算成美元后金额减少,与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
摩根士丹利展望虎年投资 上半年成熟市场机会更大
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环球多元资产高级投资组合经理兼环球平衡风险控管团队主管安德鲁·哈姆斯顿(Andrew Harmstone)表示,“美国国债的需求一直增长,特别是来自美国养老基金的需求。由于这些基金的资金日益充裕,投资组合的持仓已不需要太多股票,因此正逐步提升固定收益资产的仓位。另外,海外投资者对美国国债的需求也相当强劲,因为其他市场(如亚洲)的利率上升前景低于美国。”
证券日报
A股虎年开门红传递出哪些信号
2月7日,虎年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收涨2.03%,深证成指收涨0.96%,创业板指收涨0.31%,逾3400家公司股价上涨。开门红传递的积极因素值得关注。
专家“把脉”:经济稳中有进 消费保持扩张态势
1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即将发布。2月7日,《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提前“把脉”宏观经济形势。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1月份经济延续复苏态势,但散发疫情影响仍存,稳增长政策效果逐步释放也需一定时间,因此,一季度宏观经济将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新一轮减税降费加快落地 14项优惠政策已延期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围绕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制造业等重点行业,精准实施更大力度的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已有14项税费优惠政策延期。
新能源车市淡季不淡 需求旺盛势头将持续
新能源车企2022年获得红火开局。比亚迪、广汽埃安、小鹏汽车等新能源品牌在1月份均实现销量增长。业内专家表示,新能源车替代汽油车是长期趋势,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不会减弱。
人民日报
消费市场持续恢复 投资保持增长态势 内需潜力还将持续释放
2021年,中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2022年,面对多年未见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国经济走势如何?
第一财经
“缺货”下的旧能源反击 油价竟然冲击100美元
随着过去几年的页岩油革命,可能很多人都未曾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破百的油价,然而这场“旧能源的反击”来得就是如此突然。
冬奥爆款“一墩难求” 抢购概念股也要拼手速
2月7日,节后A股开市的第一天,北京冬奥会的第三天,多只东奥+冰雪概念股涨停。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冬奥概念板块个股目多达70余只,从上涨个股所涉及的行业来看,覆盖了冬奥特许商品的生产与销售相关的数家上市公司,元隆雅图、文投控股、菜百股份、麒盛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涨停。
经济参考报
发力稳增长 地方两会圈定2022年经济重点
梳理发现,截至目前,除天津外,全国已有30省(区、市)相继召开地方两会,敲定经济社会发展路线图。总体看,稳增长仍是2022年经济工作的重心,各地均提出明确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在实施路径上,稳工业、扩内需、促转型成为重头戏,为企业纾困减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成为关键发力点,一系列具体举措有望加快落地。
多方加码布局新一轮“新基建” 5G建设将“适度超前” 加快向县城、乡镇覆盖
多方正加紧绘制新一轮“新基建”规划图。包括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明确将适度超前部署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上海、福建、四川、湖南、安徽等20多个省(区、市)明确了2022年5G、数据中心等建设计划,并提出进一步发挥5G等“新基建”的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打造经济增长重要引擎。在业内看来,针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三重压力,需要进一步优化“新基建”投资发展环境,让“新基建”在拉动经济增长、扩大有效投资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要兼顾好“超前”和“适度”之间的关系。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华商在线”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 ,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声音提醒
- 60秒后自动更新
中国8月CPI年率2.3%,预期2.1%,前值2.1%。中国8月PPI年率4.1%,预期4.0%,前值4.6%。
08:00【统计局解读8月CPI: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影响】从环比看,CPI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影响。食品价格上涨2.4%,涨幅比上月扩大2.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46个百分点。从同比看,CPI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1-8月平均,CPI上涨2.0%,与1-7月平均涨幅相同,表现出稳定态势。
08:00【 统计局:从调查的40个行业大类看,8月价格上涨的有30个 】统计局:从环比看,PPI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3%,扩大0.1个百分点。从调查的40个行业大类看,价格上涨的有30个,持平的有4个,下降的有6个。 在主要行业中,涨幅扩大的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2.1%,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1.7%,扩大0.8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由降转升,上涨0.6%。
08:00【日本经济已重回增长轨道】日本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经济扩张速度明显快于最初估值,因企业在劳动力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支出超预期。第二季度日本经济折合成年率增长3.0%,高于1.9%的初步估计。经济数据证实,该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已重回增长轨道。(华尔街日报)
08:00工信部:1-7月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4965亿元,同比增长25.9%。
08:00【华泰宏观:通胀短期快速上行风险因素主要在猪价】华泰宏观李超团队点评8月通胀数据称,今年二、三季度全国部分地区的异常天气(霜冻、降雨等)因素触发了粮食、鲜菜和鲜果价格的波动预期,但这些因素对整体通胀影响有限,未来重点关注的通胀风险因素仍然是猪价和油价,短期尤其需要关注生猪疫情的传播情况。中性预测下半年通胀高点可能在+2.5%附近,年底前有望从高点小幅回落。
08:00【中国信通院:8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同比环比均下降】中国信通院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8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3259.5万部,同比下降20.9%,环比下降11.8%,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044.8万部,同比下降 17.4%; 2018年1-8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2.66亿部,同比下降17.7%。
08:00土耳其第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5.2%。
08:00乘联会:中国8月份广义乘用车零售销量176万辆,同比减少7.4%。
08:00央行连续第十四个交易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今日无逆回购到期。
08:00【黑田东彦:日本央行需要维持宽松政策一段时间】日本央行已经做出调整,以灵活地解决副作用和长期收益率的变化。央行在7月政策会议的决定中明确承诺将利率在更长时间内维持在低水平。(日本静冈新闻)
08:00澳洲联储助理主席Bullock:广泛的家庭财务压力并非迫在眉睫,只有少数借贷者发现难以偿还本金和利息贷款。大部分家庭能够偿还债务。
08:00【 美联储罗森格伦:9月很可能加息 】美联储罗森格伦:经济表现强劲,未来或需采取“温和紧缩”的政策。美联储若调高对中性利率的预估,从而调升对利率路径的预估,并不会感到意外。
08:00美联储罗森格伦:经济表现强劲,未来或需采取“温和紧缩”的政策。美联储若调高对中性利率的预估,从而调升对利率路径的预估,并不会感到意外。
08:00美联储罗森格伦:鉴于经济表现强劲,未来或需采取“温和紧缩的”政策。
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