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多家锂电池公司前两月业绩激增 锂盐企业被约谈锂价或趋于“冷静”
截至3月20日,10余家锂电池概念上市公司披露了今年前2个月的经营情况,“量价齐升”成为共性。
今年以来,锂电池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相关企业受益于此,今年前两个月业绩同比大幅增长。在锂电池生产企业业绩大增的同时,锂电产业链的生产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为此,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装备工业一司会同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市场监管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日前召开座谈会,要求锂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加强供需对接,协力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协作关系,共同引导锂盐价格理性回归,加大力度保障市场供应,更好地支撑我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碳酸锂价格经过2个月的暴涨后,目前已趋于冷静。随着供应量的增加,二季度价格或有所回落,上涨行情或迎来拐点。
锂电概念股前两月业绩喜人
永兴材料披露的公告显示,2022年1月份至2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5.8亿元,同比增长约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9亿元,同比增长约650%。
“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源于锂电新能源行业持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带动碳酸锂价格不断上涨。”永兴材料方面称,今年前2个月,公司锂电新能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6.2亿元,同比增长约67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2亿元,同比增长约3700%。
“锂业双雄”前2个月的经营数据也不负众望。赣锋锂业披露公告显示,今年1月份至2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60%左右;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亿元左右,同比增长300%左右;实现扣非净利润18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000%左右。公司称,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行业快速发展,下游客户对锂产品需求强劲增长,2021年公司锂产品产销量增加,产品销售均价同比明显上涨;二是公司锂电池板块新建项目陆续投产,产能逐步释放;三是公司持有的Pilbara等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有所增加。
天齐锂业披露的数据显示,进入2022年以来,受下游新能源汽车需求及销量大幅增长的影响,公司的主要锂盐产品售价迅速增长,产品供不应求。今年1月份至2月份,公司锂精矿产量同比增加约39%,销量同比增加约56%,预计锂精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366%,预计锂化合物及其衍生品营业收入同比增加约492%。
3月18日,中矿资源发布公告称,由于新建产能释放,锂盐产品价格上涨,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比显著提升。经公司初步核算,今年1月份至2月份,公司实现净利润4.8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170.12%左右。
从前两个月的盈利情况来看,锂电池概念股今年一季度业绩大幅上涨已成定局。百川盈孚通过成本利润模型追踪的锂盐利润连续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锂盐行业利润较2021年四季度继续呈现扩大趋势。
年内碳酸锂价格涨幅翻番
锂盐价格飙涨,推高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本压力。今年以来,锂盐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尤其是碳酸锂价格,已从年初的25万元/吨一路涨到50万元/吨。
3月19日,理想汽车CEO李想在其微博表示,目前来看,与电池厂商已经签订合同确定二季度电池涨价幅度的品牌,基本上都立刻宣布了涨价。“还没有涨价的,大部分是涨价幅度还没有谈妥,等谈妥后也会立刻涨价。今年二季度电池成本上涨的幅度会非常离谱。”
不过,进入3月份以来,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的势头正在趋缓。生意社数据显示,3月18日,工业级碳酸锂价格为475400元/吨,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499600元/吨。目前下游市场对高价碳酸锂产品的接受度不高,在库存比较充足的状态下,下游市场基本保持观望状态,高价采购的态度趋于谨慎。
近期,相关部门对部分锂盐企业进行了约谈,主要是促进价格的合理平稳运行,特别强调上游企业要共同推动产业链良性发展。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前不久表示,今年将着眼于满足动力电池等生产需要,适度加快国内锂、镍等资源的开发进度,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碳酸锂分析师曲音飞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成本方面,锂辉石与锂云母价格维持上涨。供应方面,前期检修企业已恢复生产,供应有所增加,预计3月份供应量较2月份将环比增加14.21%。需求方面,下游企业多按计划生产,高价拿货意愿降低。受情绪面影响,预计二季度碳酸锂价格有望趋稳,甚至出现下跌可能。
锂盐价格上涨或迎拐点
“推动锂盐价格合理运行,需要通过增大供给来实现。”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通过增加供给调控价格的方式,在江西、青海等地已有成功先例。”
在张翔看来,碳酸锂价格快速上涨,主要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导致的供不应求现象。此外,疫情也对碳酸锂生产及运输环节形成较大影响,进一步推高了碳酸锂价格。但碳酸锂来源较多,国内也有丰富的锂矿资源。随着企业加大供应,预计碳酸锂价格将逐步回稳。“至少在今年不会再上涨了”。
从供给层面来看,市场上已有上市公司产能持续释放的消息。3月18日,国轩高科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碳酸锂项目于今年一季度量产,产能已逐步释放,预计今年产能约为1万吨。永兴材料也透露,公司二期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的第一条生产线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可以实现一季度末投产1万吨碳酸锂产能的目标。
北方工业大学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朱远志认为,近期受政府调节及供应增加等因素影响,碳酸锂价格已逐步企稳。但长期来看,锂矿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碳酸锂价格仍将受制于供需关系。因此,在通过提高供给量调节市场价格的同时,还需寻找新的可替代电池材料来源,并做好现有材料的循环利用。
相关报道
某锂盐厂报价遭误读 情绪扰动碳酸锂期货 工信部:保供引价
“苦锂久矣” 新能源车企纷纷涨价!工信部连开两个座谈会 传递了哪些重要信息?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华商在线”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 ,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声音提醒
- 60秒后自动更新
中国8月CPI年率2.3%,预期2.1%,前值2.1%。中国8月PPI年率4.1%,预期4.0%,前值4.6%。
08:00【统计局解读8月CPI: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影响】从环比看,CPI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影响。食品价格上涨2.4%,涨幅比上月扩大2.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46个百分点。从同比看,CPI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1-8月平均,CPI上涨2.0%,与1-7月平均涨幅相同,表现出稳定态势。
08:00【 统计局:从调查的40个行业大类看,8月价格上涨的有30个 】统计局:从环比看,PPI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3%,扩大0.1个百分点。从调查的40个行业大类看,价格上涨的有30个,持平的有4个,下降的有6个。 在主要行业中,涨幅扩大的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2.1%,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1.7%,扩大0.8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由降转升,上涨0.6%。
08:00【日本经济已重回增长轨道】日本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经济扩张速度明显快于最初估值,因企业在劳动力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支出超预期。第二季度日本经济折合成年率增长3.0%,高于1.9%的初步估计。经济数据证实,该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已重回增长轨道。(华尔街日报)
08:00工信部:1-7月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4965亿元,同比增长25.9%。
08:00【华泰宏观:通胀短期快速上行风险因素主要在猪价】华泰宏观李超团队点评8月通胀数据称,今年二、三季度全国部分地区的异常天气(霜冻、降雨等)因素触发了粮食、鲜菜和鲜果价格的波动预期,但这些因素对整体通胀影响有限,未来重点关注的通胀风险因素仍然是猪价和油价,短期尤其需要关注生猪疫情的传播情况。中性预测下半年通胀高点可能在+2.5%附近,年底前有望从高点小幅回落。
08:00【中国信通院:8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同比环比均下降】中国信通院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8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3259.5万部,同比下降20.9%,环比下降11.8%,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044.8万部,同比下降 17.4%; 2018年1-8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2.66亿部,同比下降17.7%。
08:00土耳其第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5.2%。
08:00乘联会:中国8月份广义乘用车零售销量176万辆,同比减少7.4%。
08:00央行连续第十四个交易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今日无逆回购到期。
08:00【黑田东彦:日本央行需要维持宽松政策一段时间】日本央行已经做出调整,以灵活地解决副作用和长期收益率的变化。央行在7月政策会议的决定中明确承诺将利率在更长时间内维持在低水平。(日本静冈新闻)
08:00澳洲联储助理主席Bullock:广泛的家庭财务压力并非迫在眉睫,只有少数借贷者发现难以偿还本金和利息贷款。大部分家庭能够偿还债务。
08:00【 美联储罗森格伦:9月很可能加息 】美联储罗森格伦:经济表现强劲,未来或需采取“温和紧缩”的政策。美联储若调高对中性利率的预估,从而调升对利率路径的预估,并不会感到意外。
08:00美联储罗森格伦:经济表现强劲,未来或需采取“温和紧缩”的政策。美联储若调高对中性利率的预估,从而调升对利率路径的预估,并不会感到意外。
08:00美联储罗森格伦:鉴于经济表现强劲,未来或需采取“温和紧缩的”政策。
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