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移动正式回归A股!股民中一签最多可赚6年话费 但也有人赚了个寂寞
2022年开市第二天,中国电信之后,A股再次迎来一只超级巨无霸。
1月5日上午,时隔24年,中国移动(600941.SH)正式回归A股,于沪市主板上市。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移动集团董事长杨杰、中国移动集团董事总经理董昕共同敲钟,鸣响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中国移动此次回归A股,也一举打破了去年8月由中国电信创下的A股近十年募资纪录。
1997年10月23日,中国移动在香港联交所发行上市,开央企先河。今天,中国移动登陆A股,成为“红筹公司回归A股主板上市第一股”,这是中国移动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国移动在上交所挂牌,至此,三大运营商正式在A股“会师”。
上市首日甫一开盘,中国移动股价高开9.41%至63元,表现可观。不过此后其股价大幅震荡,涨幅有所收窄。截至今日收盘,中国移动报价57.88元,涨幅收窄至0.52%。
据小编计算,中一签(1000股)成本价为5.758万元,若在今日(5日)最高价63.58元/股时卖掉,能赚6000元,对于一个节约的用户来说,已足够支付6年的话费了。若按今日收盘价57.88元/股来计算,则仅能赚300元。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港股也表现优异,截至发稿涨幅3.85%至49.85港元。需要注意的是,同日恒生科技指数开盘大跌超过4%,截至发稿跌幅为4.28%,恒生指数跌1.29%。
红筹公司回A第一股
募资560亿元,是A股近十年最大IPO
1997年10月22日和23日,中国移动分别于美股及港股上市,时隔超过24年后,中国移动回到了内地资本市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在中国移动上市现场,中国移动董事长、党组书记杨杰称,1997年10月23日,中国移动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央企海外上市第一股。如今中国移动登陆A股,则成为红筹公司回归A股第一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杨杰还表示,中国移动将再接再厉、勇毅前行,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成为A股市场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优秀上市公司。
他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加速数智化转型,信息服务蓝海空间广阔。
上市当天,中国移动开盘价为63元,相较57.58元的发行价上涨超9%,随后涨幅有所回落,截至今日收盘,中国移动股价报57.88元,涨幅收窄至0.52%,成交额超152亿元,总市值为1.23万亿元。
中国移动此次回归A股,也一举打破了去年8月由中国电信创下的A股近十年募资纪录。
根据招股书,中国移动此次发行采用战略配售、网下发行和网上发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同时,公司此次还引入了绿鞋机制,通过该机制,承销商可在股票上市之日起30日内根据市场情况调节融资规模,以稳定大盘股上市后的股价走势。
参考之前上市的中国电信,首日涨幅34.88%,“绿鞋机制”也起到了护盘的作用,但随后一路调整,目前股价仍处于发行价之下。
发行公告显示,此次中国移动拟公开发行A股股份数量不超过8.457亿股,若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即“绿鞋机制”,将超额发售不超过9.72555亿股。据此计算,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中国移动此次IPO募资规模将接近560亿元,将超过中国电信此前创下的537.27亿元纪录,成为近10年来A股最大IPO。
不过当前资本市场对中国移动的情绪并不明朗。根据公司披露的发行结果,网上投资者和网下投资者合计弃购金额达7.56亿元。刷新了A股最高弃购额纪录。沪市主板中一签为1000股,未缴款认购股数全部由联席主承销商包销。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指出,从一定程度上而言,考虑到A股流动性有限,因此大体量融资完全由市场主导,很难快速推升股价。另一方面,当前中移动港股股价较低,虽然其推出了回购计划,但是介于港股市场发行的体量,回购计划并没有拉动港股估值的提升。“所以中国移动未来数天破发是有可能的。但是中移动不会跌的太深,至少不会低于港股现在的估值。”
申万宏源认为,中国移动上市破发风险小于中国电信。在“绿鞋”护航下中国电信上市首月未破发,但绿鞋机制到期后次日盘中首次破发,其后股价持续低位震荡。考虑到中国移动按申报稿募资净额计的预期发行PE约为12倍,较中国电信首发PE低40%,且中国移动位居三大运营商首位,预计其上市后破发风险小于中国电信。
另外,此次IPO,中国移动还引入了19家战略投资者,涵盖国家级投资基金、大型央企、险资、互联网公司以及国际主权基金,阵容堪称豪华,合计认购金额高达243亿元。

具体来看,在本次战略配售中:
社保基金、国调基金、国新投资、集成电路基金、中非发展基金、中文投基金等国家级投资基金合计获配1.41亿股,占比33.33%;
国家电网、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电科、中国一汽、国投公司、中国能建等大型央企合计获配1.37亿股,占比32.51%。
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太平人寿、中邮人寿等险资合计获配1.13亿股,占比26.75%。
此外,京东、正大集团、文莱投资局等境内外企业和国际主权基金也参与了此次认购。
日赚3亿,拟千亿投入5G网络建设
作为电信运营商龙头,中国移动的业绩表现颇为亮眼。在上市前夕,中国移动还公布了2021年业绩预告。
根据公告,中国移动预计2021年营业收入约为8448.77亿元至8525.58亿元,同比增长幅度约为10%至1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143.07亿元至1164.64亿元,同比增长幅度约为6%至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072.85亿元至1093.28亿元,同比增长幅度约为5%至7%。
经计算,2021年,中国移动日均赚约3.13亿元。
作为中国三大龙头通信服务供应商之首,成立于1997年的中国移动亦是全球领先的通信及信息服务企业,主要为个人、家庭、政企、新兴市场提供全方位的通信及信息服务,其中,个人市场主要包括个人无线上网、语音、短彩信及其他个人信息服务等;家庭市场主要包括家庭宽带、“魔百和”、家庭安防及智能组网等业务;政企市场主要包括DICT、集团专线、物联网及集团短彩信等业务;新兴市场则重点布局国际业务、数字内容和移动支付等领域。
根据招股书,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中国移动实现营业收入7368.19亿元、7459.17亿元、7680.7亿元、4436.47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1168.69亿元、1064.75亿元、1081.34亿元、591.86亿元。


从收入构成上看,个人市场收入是中国移动的基本盘,报告期内分别产生收入5084.44亿元、4907.48亿元、4769.48亿元、2555.45亿元,在公司各期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75.78%、72.77%、68.56%、64.99%;其次为家庭市场收入、政企市场收入以及新兴市场收入。
根据中国移动方面的此前说法,此次回归A股,将有力推动个人、家庭、政企、新兴四个市场全向发力,全面推进数智化转型,构建开放合作的新型数智生态,使广大用户有机会分享公司成长收益,助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按照规划,中国移动此次发行募资将围绕“新基建、新要素、新动能”,推进数智化转型,构建新型数智生态,用于5G精品网络建设项目、云资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千兆智家建设项目、智慧中台建设项目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及数智生态建设项目。据此前8月披露的招股书,这些项目的总投资金额将达到1569亿元,拟使用募资额560亿元。

从该公司募资金额的用途来看,5G网络建设将成募投重头戏。根据招股书,中国移动5G精品网络建设项目规划总投资额达983亿元,其中设备费计划投资816亿元,占比超过八成。该公司曾在首次披露A股上市招股书中提及,该项目拟投入的募集资金金额达到280亿元,占到了此次募集资金总额的50%。
实际上,5G网络建设也是中国电信回A募资的重点。2021年8月,中国电信挂牌A股,该公司计划未来3年在5G产业互联网建设项目上投资214亿元,其中114亿元来自此次首发募资。对于该募投项目的必要性,中国电信方面表示,主要包括聚焦5G产业互联网相关的无线网、核心网、MEC、承载网等领域投资建设,“随着新基建战略的持续推进,千行百业对于利用5G技术实现转型升级的需求愈发迫切,2021-2023年是5G行业应用的导入期,作为云网融合的重要实践,有助于公司取得产业互联网领域的领先地位,促进公司战略转型”。
投资5G背后的经济账
从招股说明书的募投项目看,募资额的一半——280亿元将投入到5G精品网络建设项目中。
这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独立组网网络的一份子。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建成5G基站超过115万个,占全球70%以上;5G终端用户达到4.5亿户,占全球80%以上;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7%的县城城区和40%的乡镇镇区实现5G网络覆盖。
对于中国移动而言,投资5G是未来持续提升用户体验,推动用户消费的关键。“5G用户月均收入88.9元,较4G客户提升10.0%。”半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中国移动5G网络客户已达到1.27亿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于娱乐、健康、教育、安全等信息需求将持续增长,从而将带动网络质量和速度的升级需求。”华泰证券研究报告预测,智能家庭构建将为运营商在5G产业链中带来更多创造价值的机会,进一步帮助运营商打开新的市场空间。
除了C端消费级市场,5G更广阔的应用场景是B端企业级市场。基于5G可靠优质的基础网络、丰富多样的增值功能,中国移动可面向企业用户提供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更便捷灵活的定制化服务,从而实现更高的附加值。
更重要的是5G网络对产业发展、经济增长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外溢效应,这也是5G被称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5G建设不仅掀起了新一轮移动通信网络投资浪潮,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创新和用户信息消费转型升级,更打开了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新空间。
在工业互联网,5G赋能传统行业不断实现数字化转型;与AI结合,5G助力实现生产的高精度实时检测与柔性生产;围绕智慧城市建设,5G为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变革提供新可能。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5G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20年)》预测,5G商用一年来经济社会影响潜力初步释放,预计2020年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8109亿元,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1897亿元,间接带动总产出约2.1万亿元,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7606亿元。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华商在线”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 ,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声音提醒
- 60秒后自动更新
中国8月CPI年率2.3%,预期2.1%,前值2.1%。中国8月PPI年率4.1%,预期4.0%,前值4.6%。
08:00【统计局解读8月CPI: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影响】从环比看,CPI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影响。食品价格上涨2.4%,涨幅比上月扩大2.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46个百分点。从同比看,CPI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1-8月平均,CPI上涨2.0%,与1-7月平均涨幅相同,表现出稳定态势。
08:00【 统计局:从调查的40个行业大类看,8月价格上涨的有30个 】统计局:从环比看,PPI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3%,扩大0.1个百分点。从调查的40个行业大类看,价格上涨的有30个,持平的有4个,下降的有6个。 在主要行业中,涨幅扩大的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2.1%,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1.7%,扩大0.8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由降转升,上涨0.6%。
08:00【日本经济已重回增长轨道】日本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经济扩张速度明显快于最初估值,因企业在劳动力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支出超预期。第二季度日本经济折合成年率增长3.0%,高于1.9%的初步估计。经济数据证实,该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已重回增长轨道。(华尔街日报)
08:00工信部:1-7月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4965亿元,同比增长25.9%。
08:00【华泰宏观:通胀短期快速上行风险因素主要在猪价】华泰宏观李超团队点评8月通胀数据称,今年二、三季度全国部分地区的异常天气(霜冻、降雨等)因素触发了粮食、鲜菜和鲜果价格的波动预期,但这些因素对整体通胀影响有限,未来重点关注的通胀风险因素仍然是猪价和油价,短期尤其需要关注生猪疫情的传播情况。中性预测下半年通胀高点可能在+2.5%附近,年底前有望从高点小幅回落。
08:00【中国信通院:8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同比环比均下降】中国信通院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8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3259.5万部,同比下降20.9%,环比下降11.8%,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044.8万部,同比下降 17.4%; 2018年1-8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2.66亿部,同比下降17.7%。
08:00土耳其第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5.2%。
08:00乘联会:中国8月份广义乘用车零售销量176万辆,同比减少7.4%。
08:00央行连续第十四个交易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今日无逆回购到期。
08:00【黑田东彦:日本央行需要维持宽松政策一段时间】日本央行已经做出调整,以灵活地解决副作用和长期收益率的变化。央行在7月政策会议的决定中明确承诺将利率在更长时间内维持在低水平。(日本静冈新闻)
08:00澳洲联储助理主席Bullock:广泛的家庭财务压力并非迫在眉睫,只有少数借贷者发现难以偿还本金和利息贷款。大部分家庭能够偿还债务。
08:00【 美联储罗森格伦:9月很可能加息 】美联储罗森格伦:经济表现强劲,未来或需采取“温和紧缩”的政策。美联储若调高对中性利率的预估,从而调升对利率路径的预估,并不会感到意外。
08:00美联储罗森格伦:经济表现强劲,未来或需采取“温和紧缩”的政策。美联储若调高对中性利率的预估,从而调升对利率路径的预估,并不会感到意外。
08:00美联储罗森格伦:鉴于经济表现强劲,未来或需采取“温和紧缩的”政策。
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