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摩根大通:市场现4危机先兆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环球金融海啸爆发将近10年,适逢新兴市场股汇轮流急挫,加深投资市场的不安情绪。摩根大通点出资本市场4个金融危机先兆,统统指向“大钱荒(great liquidity crisis)”,甚或在明年下半年发生。 被动投资规模飙 恐引爆危机 4个危机先兆分别是:1)贸易战与民粹主义在央行加息周期下同时崛起;2)被动投资规模明显壮大;3)高频及程序交易愈见普及;4)债券失去对冲股票的作用(见表)。 摩根大通在长达168页的金融海啸10周年报告中,回顾资本市场期间的变化及趋势。该行量化及衍生品策略主管Marko Kolanovic指出,资本市场出现严重的资金断裂,可能是下一波危机的特征之一。其中,被动投资的资金规模在过去10年明显壮大,包括交易所买卖基金(ETF)、指数产品及量化基金等,改变股市结构及交易量,目前全球ETF的资产管理规模高达5万亿美元,较10年前暴增近5.3倍。相对之下,主动投资的资金规模收缩,令市场缺少逢低买入及价值投资的策略,同时增加一篮子股票被沽售的风险。 Kolanovic相信,下一波金融危机在明年下半年之前出现的机会不大。市场普遍预期,欧洲央行将会在明年秋季起加息,日本央行也有机会到达通胀目标而调整货币政策,令明年下半年的资金流向更难触摸。 一旦出现‘流动性大危机’,他认为市场需要观察各国央行如何应对,如果一般救市措施,例如减息及购买国债的做法失效,央行可能会转为购买股票在内的资产,或是实施负薪俸税,即由政府向劳动人口提供补贴,但措施会令市场资产配置失衡,引起更广泛的反对声音,甚或重演1968年越战爆发及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被暗杀时所触发的社会动荡。 (转自:新浪财经) (编辑:于思洋) |
“华商在线”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 ,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