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1
加载中 ...
首页 > 股票 > 板块聚焦 > 正文

券商出海业绩榜出炉 中金华泰双超领跑!行情惨淡致部分子公司业绩下滑

2022-04-05 08:36:13 来源:

  相继发布的年报数据,透露出中资券商国际业务背后的惊心动魄。

  截至3月最后一天,中资券商国际业务的TOP5选手终于全部披露了2021年整体业绩。一个巨大的变化是,并非全部券商都延续了过去两年一往无前的增长趋势:除中金香港继续保持头部地位不动摇外,其他三家券商净利润都呈下滑趋势,引人注目的是,华泰国际延续势不可挡的增长速度,一骑绝尘以近百亿港元的营业收入名列第二。至此,中金华泰双超领跑出海券商新格局形成。

  通过对比上市公司财报,可以发现,2021年香港权益及固收产品收益均表现惨淡,交易情绪低迷和流动性不足给做市业务及投资交易带来巨大压力。有市场人士分析称,尤其部分券商配置有高收益债,故受2021年四季度市场冲击影响较为明显。

  三家券商总资产同比增加

  这里需要提前说明的是,下文引用的财报数据中,中金香港数据来自其母公司A股年报,华泰国际、中信国际数据来源是各自母公司的H股年报(人民币兑港币,按照1:1.23计算),国泰君安国际、海通国际因属于港股上市券商,数据来源于各自的H股年报。

Image

  经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截至2021年底,中金香港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长22%,终于成功突破2000亿港元关口,但仍逊于中信国际的2076.98亿元人民币(约合2554.69亿港元)。而华泰国际的总资产则同比大增50%至1410.81亿元人民币(约合1735.3亿港元)进一步拉近了与另外两家巨头的距离,但其增长速度位居在港中资券商第一。

  与此同时,国泰君安国际和海通国际的总资产却分别缩水13%和28%,至1062.88亿港元和1049.92亿港元。对此,海通国际称,这是由于其轻资产策略取得显著成效,杠杆率由2020年底的4.45倍下降至3.33倍,为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而国泰君安国际则坦陈,总资产减少主要是由于代客户持有金融产品的金融资产同比减少20%至316亿港元(占总资产30%),持作交易与投资的金融资产同比下降26%至232亿港元(占总资产22%),主要因中资美元债大幅波动,公司降低相关金融产品的融资敞口,以及用于债券做市等业务持仓。

  券商国际业务位次生变

  如果说总资产盘点只是前菜,5家券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比拼,才更能显示券商出海的风高浪急。

Image

  首先从营业收入来看,华泰国际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加42%至78.92亿元人民币(约合97.07亿港元),仅次于中金香港的105.35亿港元。

  比起中金香港43%的营收增速,中信国际2021年实现营收61.64亿元人民币(约合75.82亿港元),同比增长15%,略输一筹。与此同时,海通国际和国泰君安国际两家券商2021年营业收入却同比分别下滑37%和19%,最终分别实现营收52.52亿港元和39.66亿港元。

Image

  若从净利润口径来看,中金香港成功卫冕,以108%的增速,实现了51.12亿港元的净利润。华泰国际增速惊人,数据显示,华泰国际2021年实现净利润11.76亿元人民币(约合14.46亿港元),增幅高达442%。

  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国泰君安国际、中信国际和海通国际三家券商净利润均出现下滑。其中国泰君安国际净利润为10.95亿港元,下跌30%;中信国际净利润则下跌23%,最终为6.28亿元人民币(约合7.72亿港元);而海通国际盈利下滑情况最为严重,2021年净利润仅为3亿港元,减少84%。

  中金香港持续领先

  中金公司财报显示,2021年其国际业务收入占比约四分之一,足可见中金香港在母公司财报中的地位。中金公司首席执行官黄朝晖表示,中金通过国际化积极服务“双循环”,主动讲好中国故事,要在国际资本市场赢得更多话语权和定价权。

  2021年,中金持续拓展“国际化”,国际布局力度进一步加大。其中,中金(香港)跨境业务持续领先,互联互通交易份额保持市场前列;中金(美国)、中金(英国)进一步扩大在当地的影响力,中金(新加坡)交易台已正式展业。同时,其股票业务继续拓展德国、瑞士等其他国际市场,积极推进中欧通,境外团队配合执行90余个一级、二级市场项目,为上市公司引入境外战略、基石投资者。

  具体而言,中金的境外投行业务在中资券商中遥遥领先。其中股权融资方面,2021年中金作为账簿管理人主承销港股IPO项目41单,主承销规模40.00亿美元,排名市场第一;作为账簿管理人主承销中资企业美股IPO项目8单,主承销规模12.56亿美元,排名市场第四。

  而在债券融资方面,中金2021年中资企业境外债承销规模排名全市场第一,在中资企业境外可转债承销数量排名行业第一,并连续6年保持中资企业投资级美元债券承销规模中资券商第一。

  此外,中金通过收购美国金瑞基金等举措,不断延展跨境业务能力,提升国际化水平。而根据Dealogic数据,2021年中金并购业务在中国并购市场连续第八年排名第1,其中跨境及境外并购交易21宗,涉及交易总额约91.47亿美元。

  华泰国际综合实力发展迅猛

  据华泰证券财报显示,华泰国际业务收入创历史新高,占总收入比例达15.2%。华泰证券首席执行官周易在致股东信上表示,华泰整体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境内境外综合实力稳居行业头部机构行列。显示出对国际业务发展的充分肯定。

  面对持续动荡的海外资本市场,华泰国际出色的风险管控能力和具有前瞻性的销售交易平台代客业务战略优势愈发凸显。据其业绩发布会介绍,2021年,华泰国际收入构成持续优化。在海外市场再通胀的大环境下,积极对冲风险敞口并有效抵御市场波动,稳固FICC业务在中资券商头部地位,代客交易量近2000亿人民币,资本中介业务、南向业务均领跑行业。

  在股权业务方面,2021年,华泰国际跨境衍生品业务稳居同业领先地位,作为亚洲唯一的GDR注册做市商,沪伦通做市成交量占比等多项指标名列前茅;股票销售及交易团队提供“现券+跨境主经纪商+QFII”一站式金融服务,现券交易在港交所市占率排名升至前10%,跨境主经纪商业务规模同比增长4.2倍,沪深港通交易量同比涨6.5倍。

  报告期内,其港股IPO保荐数量居海外中资保荐人前五,财务顾问项目完成10单,再融资规模同比增长58%,债券承销规模同比提高60%。基金平台也逐步实现“募、投、管、销”全流程管理,并与知名机构强强联合,用双品牌、双GP运作模式提升管理规模和知名度。

  此外,其美国资产统包平台AssetMark保持运营独立性,报告期内完成了对Voyant的收购,通过领先的业务模式和先进的技术平台保持资产管理规模的稳步增长,持续提升国际业务收入。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根据Cerulli Associates及其他公开信息显示,AssetMark在美国TAMP行业中的市场占有率为11.1%,排名第三。华泰证券(美国)完成了2单美股IPO保荐项目。

  行情惨淡拉低中资券商业绩

  值得注意的是,仅看2021年上半年业绩的话,上述券商其实财报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例如2021年上半年,海通国际、国泰君安国际的净利润均实现大幅上涨,涨幅分别为107%和55%。

  然而到了2021年下半年,香港权益及固收产品收益均表现不佳。港股表现惨淡,恒指全年跌超14%。多个采取高周转高杠杆模式民营房企离岸美元债出现违约,全年高收益地产美元债回报率达到-27.6%,给参与做市及投资的在港券商带来很大挑战及压力。

  海通国际在公告中提到,2021年其费类业务收入达32.57亿港元,创历史最高纪录,但受下半年市场波动影响,净利润却下滑约84%,主要是由于其持有的若干投资基金的净值受第四季度市场波动影响而显著下降。中泰国际非银行业分析师赵红梅表示,这主要是由于该公司交易及投资收入受市场冲击大幅缩水92%所致,其中2021年四季度投资收入出现超8亿元损失。

  国泰君安国际同样表示,2021年其总收入同比下降19%至39.72亿港元,主要是由于年内市场指数大幅回落、低利率环境等因素导致交易投资类与利息类收入同比下降。数据显示,该公司报告期内交易及投资类净收入同比下降91%至5980万港元,投资管理分部收入盈转亏9930万港元。

  而中信国际虽然没有在财报中详细透露其国际业务收入结构,但数据显示,其境外债券类投资信用风险敞口达到292.28亿元,较2020年底的127.27亿元增长129.65%,这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信国际的盈利情况。不过,中信证券董事长张佑君在业绩发布会上提到,虽然部分做市品种需要存在一些风险,但相关规模可以忽略不计。中信证券的境外投资风险敞口都得到了有效管理,尤其是一些涉及到房地产美元债等高收益类债券。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华商在线”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 ,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声音提醒
  • 60秒后自动更新
  • 中国8月CPI年率2.3%,预期2.1%,前值2.1%。中国8月PPI年率4.1%,预期4.0%,前值4.6%。

    08:00
  • 【统计局解读8月CPI: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影响】从环比看,CPI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影响。食品价格上涨2.4%,涨幅比上月扩大2.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46个百分点。从同比看,CPI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1-8月平均,CPI上涨2.0%,与1-7月平均涨幅相同,表现出稳定态势。

    08:00
  • 【 统计局:从调查的40个行业大类看,8月价格上涨的有30个 】统计局:从环比看,PPI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3%,扩大0.1个百分点。从调查的40个行业大类看,价格上涨的有30个,持平的有4个,下降的有6个。 在主要行业中,涨幅扩大的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2.1%,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1.7%,扩大0.8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由降转升,上涨0.6%。

    08:00
  • 【日本经济已重回增长轨道】日本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经济扩张速度明显快于最初估值,因企业在劳动力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支出超预期。第二季度日本经济折合成年率增长3.0%,高于1.9%的初步估计。经济数据证实,该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已重回增长轨道。(华尔街日报)

    08:00
  • 工信部:1-7月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4965亿元,同比增长25.9%。

    08:00
  • 【华泰宏观:通胀短期快速上行风险因素主要在猪价】华泰宏观李超团队点评8月通胀数据称,今年二、三季度全国部分地区的异常天气(霜冻、降雨等)因素触发了粮食、鲜菜和鲜果价格的波动预期,但这些因素对整体通胀影响有限,未来重点关注的通胀风险因素仍然是猪价和油价,短期尤其需要关注生猪疫情的传播情况。中性预测下半年通胀高点可能在+2.5%附近,年底前有望从高点小幅回落。

    08:00
  • 【中国信通院:8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同比环比均下降】中国信通院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8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3259.5万部,同比下降20.9%,环比下降11.8%,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044.8万部,同比下降 17.4%; 2018年1-8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2.66亿部,同比下降17.7%。

    08:00
  • 土耳其第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5.2%。

    08:00
  • 乘联会:中国8月份广义乘用车零售销量176万辆,同比减少7.4%。

    08:00
  • 央行连续第十四个交易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今日无逆回购到期。

    08:00
  • 【黑田东彦:日本央行需要维持宽松政策一段时间】日本央行已经做出调整,以灵活地解决副作用和长期收益率的变化。央行在7月政策会议的决定中明确承诺将利率在更长时间内维持在低水平。(日本静冈新闻)

    08:00
  • 澳洲联储助理主席Bullock:广泛的家庭财务压力并非迫在眉睫,只有少数借贷者发现难以偿还本金和利息贷款。大部分家庭能够偿还债务。

    08:00
  • 【 美联储罗森格伦:9月很可能加息 】美联储罗森格伦:经济表现强劲,未来或需采取“温和紧缩”的政策。美联储若调高对中性利率的预估,从而调升对利率路径的预估,并不会感到意外。

    08:00
  • 美联储罗森格伦:经济表现强劲,未来或需采取“温和紧缩”的政策。美联储若调高对中性利率的预估,从而调升对利率路径的预估,并不会感到意外。

    08:00
  • 美联储罗森格伦:鉴于经济表现强劲,未来或需采取“温和紧缩的”政策。

    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