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服务
我的
我的自选股
网站导航
国内经济
国际经济
产经新闻
焦点新闻
财经日历
深入阅读
财经评论
上市公司
商业观察
风险投资
商业要闻
通讯
金融科技
大消费
科技要闻
个股点睛
个股精华
个股导读
个股新闻
数据
行情
证券要闻
必读
市场
主力
研报
创业板
B股
机构
板块聚焦
新股
公司
港股
股市直播
行业聚焦
公告
再融资
大盘分析
建行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建行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笔数8475万余笔,累计交易金额435亿元。这一数字约占全国数字人民币总交易额近五成。数字人民币先后经历两轮试点,当前发展进入快车道。从试点城市来看,目前,两轮共10个试点城市和1个试点场景已经运行接近2年,应用场景也已经涵盖了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领域。 分析人士认为,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将为相关生态产业带来长期、可持续的投资机遇。看好商业银行侧投资机遇,银行软件系统需要对接央行发行库,柜台机、ATM机等金
3月31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今天表决通过了《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条例》将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条例》规定加强自贸试验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数据资源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探索制定信息技术安全、数据隐私保护、跨境数据流动管理规则,推进建立相关数据交易标准和流通服务体系,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开展数字领域的国际合作等。 目前数据交易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但进程不断加速:随着数字技术在各个领域和行业的渗透,数据在业务的发展和运营中被积累
4月20日,“全球元宇宙大会”即将在上海举办。此次大会由上海市政府和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联合主办,会议将由元宇宙主题报告会、产业领袖论坛、产业硬科技论坛、产业投资论坛组成,并且在大会中还将发布《元宇宙世界宣言V1.0》和《宇宙产业计划V1.0》,有望再次加速产业发展进程。 自Facebook宣布改名Meta进军元宇宙后,元宇宙受到各界高度关注,相关政策不断出台。2021年12月,元宇宙被写入《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2年1月,被相继写入合肥、武汉等地方政府报告。据华鑫证
相继发布的年报数据,透露出中资券商国际业务背后的惊心动魄。 截至3月最后一天,中资券商国际业务的TOP5选手终于全部披露了2021年整体业绩。一个巨大的变化是,并非全部券商都延续了过去两年一往无前的增长趋势:除中金香港继续保持头部地位不动摇外,其他三家券商净利润都呈下滑趋势,引人注目的是,华泰国际延续势不可挡的增长速度,一骑绝尘以近百亿港元的营业收入名列第二。至此,中金华泰双超领跑出海券商新格局形成。 通过对比上市公司财报,可以发现,2021年香港权益及固收产品收益均表现惨淡,交易情绪低
今日(4月1日)沪深两市呈现低开高走、震荡反弹格局。受隔夜美股下挫影响,三大指数早盘全线低开,随后逐步企稳向上,三大指数陆续翻红,反弹格局明显,午后指数放慢脚步,维持高位震荡,最终三大指数全线收阳。 对此,万联证券认为,展望四月,海外波动对A股市场影响预计有所弱化。预计宏观流动性依然维持平稳,A股市场流动性无忧,外资流出压力将降低。随着市场预期转暖,风险偏好有望提升,关注景气度上行的板块。 与此同时,该机构进一步提出建议,1)部分公司已披露1-2月业绩情况,“稳增长”相关板块表现较好,主
近日,作为贵州醇、枝江酒业、贵州青酒、永乐酒业等多家地方酒企掌舵人的朱伟在热搜上赚足了热度,不仅涉及“枝江酒业老产品全面提价10%”的话题,还涉嫌“未成年人宣传白酒”事件。 “中国酒业竞争已进入品牌化、品质化、规模化竞争时代。”中国酒业智库专家蔡学飞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头部酒企大多有品牌价值优势、文化优势,所以品牌溢价较高,消费者对头部酒企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推动头部酒企业绩出现良性增长。与之相比,地方酒企的发展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因此出现白酒市场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
基建板块效应持续蔓延,昨日水利板块表现亮眼,正平股份、国统股份、粤水电、*ST围海涨停,龙泉股份、泰福泵业等股跟涨。 水利工程项目全年 可完成投资约8000亿 消息面上,3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决定新开工一批条件成熟的水利工程,提高水资源保障和防灾减灾能力,包括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等重大引调水、骨干防洪减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建设和改造等工程。 这些工程加上其他水利项目,全年可完成投资约8000亿元。近期重要会议接连召开,政策面稳定经济增长的预期明确,稳定了资本市场的风险
消费板块何时王者归来? 贵为A股长青板块的消费股,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各细分行业均无一幸免遭遇持续回调,多家知名上市公司股价较高位已经腰斩。步入2022年,从行情来看仅有养殖板块暂时突出重围,相对抗跌。 个股跌出“价值坑”之际,何时行情反转?近几个月消费类公司的公告里,“提价”成为重复出现的关键词之一。多个业内人士表示,大众消费品的业绩反转会在2022年Q2开始陆续体现,因此重点关注和布局至具备强品牌力和产业链议价位置的企业,这些企业可以通过提价转移成本压力从而带来业绩的穿越周期。
随着年报的陆续披露,持牌消费金融业绩也逐步浮出水面。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1日,已披露2021年业绩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大部分净利润取得正增长,消费金融机构头部公司业绩报喜。且已经披露业绩的6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中,有3家机构净利润均迈进了10亿元“俱乐部”,分别是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以及马上消费金融。 3家机构净利迈进10亿元“俱乐部” 由于部分消费金融机构披露的业绩数据不完整,净利润及其同比增速情况无法完整窥探,但从已披露情况看,招联消费金融2021年全年总资产1496.98
继2021年度茅台集团总工程师王莉入围院士候选人一事引发热议,再到A股市值之王被取消“国字号”技术中心桂冠,白酒到底是“离开了赤水河就产不出茅台酒的”玄学,还是一门科学? “一千个人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资本市场,有人质疑科技含量不高的茅台酒市值超过了科技股,这难道代表了中国未来的方向?在民间,茅台镇的小酒厂推销时说,都是采用酱香工艺,和茅台酒口感哪有差别? 今年初,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和税务总局联合发的2021年新认定及全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通知里,贵州
“现在猪肉比很多蔬菜都便宜了!”一位成都市民这样感慨。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多地的超市、农贸市场发现,猪肉价格持续走低。同时,生猪养殖成本在继续上涨,生猪养殖公司亏损加剧。 业内人士认为,生猪养殖成本还将继续上行。面对双重压力,从事生猪养殖的上市公司正多措并举降成本,同时扩大融资保证资金链安全。 生猪价格持续走低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3月第3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2.6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2%,同比下降55.7%。目前,部分地区毛猪价格已经跌破12元/公斤。 生猪价格下降的同时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提出:“金融机构必须从大局出发,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欢迎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银保监会随即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工作,明确要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优势,引导保险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支持保险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委托投资、公募基金等各种渠道,增加资本市场投资,特别是优质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 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长期机构投资者,保险机构被市场寄予厚望。其带来的长久期保险资金,可以优化资本市场供需结构,提升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是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
上周(3月14日至3月18日)A股经历过山车式的行情。俄乌军事冲突叠加中概股深度回调下,A股波动加大,新股首日破发数量也有所增加。 上周上市的11只新股中,6只首日破发,占比达55%;单周6只新股首日跌破发行价,也创下今年来新股首日破发数量最多的一周。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沪深走势波动加大,今年以来A股共有69只新股上市,其中13只首日破发,占比19%。 根据新股发行安排,本周有6只新股申购,包括创业板2只、科创板4只。 01 上周6只新股首日破发 上周共有11只新股上市,6只
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告,揭开了诸多百亿级私募调仓动作的“面纱”。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20日,共有22家百亿级私募旗下产品出现在33家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名单,合计持股市值接近200亿元。 从调仓情况来看,景林资产去年四季度新进入招商积余前十大流通股东,高毅资产邓晓峰大手笔加仓紫金矿业、新进万华化学,高瓴去年四季度以来则减持了“医药茅”恒瑞医药…… 高毅邓晓峰百亿持仓曝光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陆续披露,高毅资产首席投资官邓晓峰部分持仓浮出水面。 3月18日晚间,紫金矿业发
本周(3月21日-25日),多个行业头部公司将迎来解禁,包括聚氨酯行业龙头万华化学、光伏领先企业锦浪科技、国货功效护肤企业贝泰妮等。 本周,将有27只股票解禁,按最新收盘价算,解禁市值约2157.09亿元。 其中,万华化学解禁市值为1392.01亿元,解禁比例为54.65%,是本周解禁市值最大的个股。锦浪科技、贝泰妮解禁市值分别为310.86亿元、258.15亿元,解禁比例分别达到55.58%和37.81%。按解禁比例统计按解禁市值统计 万华化学解禁市值超千亿 去年营收突破千亿 3
券商2021年度业绩快报披露正在进行中,整体来看,行业保持了较快的业绩增速。数据统计显示,截至3月20日,A股市场已有24家上市券商发布业绩快报。除华西证券外,23家券商全部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另外,有6家券商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全年净利润超过百亿元。 目前发布业绩快报的上市券商中,17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超20%,归母净利润增速排在前十的券商为中原证券、东方证券、东方财富、方正证券、中信证券、华创阳安、中国银河、东吴证券、国元证券、国泰君安。其中,中原证券净利润同比增幅达
又有可转债遭遇强赎,投资者中招巨亏47%!而今天,又有强赎要来,最后4小时,紧急注意。 3月17日,最后交易日的盛屯转债收报188.02元,然而还是有35460张转债未被转股,按100.044元遭强赎回,投资者瞬间亏损311.96万元,从市值666.72万元一夜被按354.76万元赎回兑付,亏损幅度高达46.79%。 今年以来,不断有可转债遭遇强赎,却也不停有投资者忘记转股或卖出,遭遇强赎大幅亏损。3月21日,岱勒转债强赎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目前转债价格128.7元,然后就要按照100.0
医药板块自2021年7月1日高点回调幅度已超过30%。是什么引发了医药板块的调整?今年是否能够走出泥潭? 中国基金报记者专访了七位医药领域的投资高手,他们是:嘉实大健康研究总监、基金经理郝淼,博时医疗保健基金经理张弘,建信基金经理马牧青,光大保德信基金权益投资部副总监徐晓杰,国泰生物医药ETF、国泰医疗ETF基金经理黄岳,财通基金投资部基金经理张胤,创金合信医疗保健基金经理皮劲松。他们认为,医药行业供给创造需求,新技术不断涌现,长期投资机会巨大,投资者可以通过医药主题基金参与,定投是不错的
自上周三开始,A股市场止跌企稳并大幅反弹,沪指从3000点附近连续反抽,截至周五收盘已站上3250点。盘面呈普涨格局,有约95%的股票在过去3个交易日内收获上涨。 从历史行情看,个股普涨或普跌的格局并不会延续太长时间。曾有机构做过统计,2021年A股市场80%以上个股同涨或同跌的交易日数量仅为16个,创历史最低。 另外,从2020年上半年及2021年上半年两次指数止跌企稳的经验看,无论是2020年的金融股还是2021年的成长股,指数在脱离剧烈波动的阶段后,仍需明确的市场主线引领,方能重回
碳酸锂价格一年多时间暴涨近9倍。近日,工信部等召开座谈会,提出共同引导锂盐价格理性回归。 工信部等召开座谈会:引导锂盐价格理性回归 据工信部官网,近日,工信部会同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和反不正当竞争局组织召开锂行业运行和动力电池上游材料涨价问题座谈会,针对锂资源及锂盐产品价格大幅上涨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会议要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加强供需对接,协力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协作关系,共同引导锂盐价格理性回归,加大力度保障市场供应,更好支撑我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今年两会期间,
中信证券:市场回归常态,把握共振上涨行情 内外部焦虑因素全面明朗,非理性情绪宣泄结束;经济形势整体平稳,后续疫情精准管控举措对经济影响将逐渐减弱;海外加息落地及俄乌冲突渐趋明朗,负面冲击有所削弱;A股市场回归常态,把握价值成长的共振上涨行情。 首先,金稳委会议全面回应市场关切,稳定资本市场的决心明确;中美领导人通话后俄乌冲突带来的非理性恐慌因素消除。其次,前两月经济数据显示经济仍然有韧性,地产领域政策仍需加力,疫情防控和诊疗指引不断优化,未来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会逐步减弱。再次,美联储加息落
市场规模将近30万亿元的银行理财正迎来净值化转型后的首个大挑战。 3月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大面积净值回撤,其中,跌破面值的产品也渐趋增多。中国理财网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15日,累计净值低于面值的理财产品已达1676只,约占存续期理财产品总量的5%。 3月份的证券市场并不平稳,无论股市还是债市都经历了剧烈波动,而这是导致银行理财市场大面积净值回撤的重要原因。 10家理财公司首度齐发公告表示,坚定看好资本市场长期价值,应理性看待短期波动。 净值化时代首个大挑战 目前,银行
银行业又一张千万元级别罚单来了,这次领罚者是民生银行。 据银保监会官网披露,山西银保监局近日向民生银行太原分行开出一张1710万元的罚单,剑指该分行理财、贷款业务中存在违规兜底或隐性担保等行为。此外,该分行原行长、副行长等7名相关责任人一同被罚。 券商中国记者据公开资料统计,年内已有4家银行收到千万元级别的大额罚单。在民生银行之前,东亚银行、青农商行、网商银行分别收到1674万元、4410万元、2236.5万元罚单。除贷款业务外,银行的信息收集与管理成为新的监管重点。 又见千万元罚单
今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推出回购方案,用真金白银提振市场信心。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除数量多、金额大外,上市公司回购资金来源有所创新。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更多上市公司参与回购,投资者信心将进一步恢复,助力A股市场行稳致远。 回购计划集中发布 A股持续震荡之际,上市公司纷纷推出回购计划。以沪市为例,3月以来,沪市新发布回购计划的公司达到30家,预计回购总金额96.71亿元。其中,主板20家,预计回购金额85.42亿元;科创板10家,预计回购金额11.30亿元。同时,沪市有77家公司披露了回